及时更新补丁
账号与权限管控
禁用默认账号(如 Windows 的Administrator
、Linux 的root
直接登录),创建专用管理账号并分配..小权限。
强制使用强密码策略(长度≥12 位,包含大小写字母、数字、特殊字符),搭配PAM
模块或组策略启用密码复杂度检查。
启用多因素..(MFA),如 Google Authenticator、硬件令牌,限制远程登录(SSH / 远程桌面)仅通过指定 IP 或 VPN 访问。
服务优化与端口管理
全链路日志记录
启用 Web 服务器日志(Nginx 的access.log
、error.log
)、数据库日志(MySQL 的慢查询日志、二进制日志)、系统日志(/var/log/messages
),记录访问 IP、时间、URL、响应码等信息,至少保留 6 个月以上。
使用 ELK Stack(Elasticsearch+Logstash+Kibana)或 Splunk 集中管理日志,设置关键词告警(如 “SQL 注入”“404 错误激增”)。
IDS/IPS 与安全探针
基础加固:更新系统补丁,配置强密码与 MFA,关闭非必要服务。
网络防护:部署高防 IP/CDN,配置防火墙与 VPC 隔离。
应用安全:加固 Web 服务与 CMS,启用 WAF 过滤攻击。
数据保障:加密敏感数据,建立多层备份与容灾机制。
监测响应:部署日志审计与 IDS/IPS,制定应急流程。
站群优化:域名安全管理,负载均衡与资源隔离。
(声明:本文来源于网络,仅供参考阅读,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、不代表任何立场以及观点。)